日本福岛核事故是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次7级核事故之一。虽然遭到多方反对和批评,但在当地时间8月24日下午1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正式启动。
一、核心问题是浓度
身为邻国,核污染水多久会影响我国近海、沿海?根据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的模拟结果,核污染水在排放后240天,放射性物质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另外几位核领域学者则提到,“根据洋流的方向,浓度更高的部分会先抵达北美西海岸,再顺着阿拉斯加暖流和加利福尼亚暖流来到赤道附近,经过稀释后流向我国沿海方向。”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看来,影响我国的早与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观察,而讨论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放射物质的浓度。
一位从事核动力研究的人士也提到,若严格按照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测分析报告,原则上来讲排放的核污染水会去除一些超重原子半衰期长的放射性物质,再行排放,留下来以氚为主的放射性物质。
二、扎牢自己的篱笆
洋流方向与排放浓度,左右着“核污染水排放对我国形成多大影响”的结论。当日本执意排放后,我国还得“扎牢自己的‘篱笆’”。所谓“篱笆”,就是我国布局在多个城市的核辐射预警监测网络。到2011年福岛核泄露事故发生时,这张安全网已经“织就了近30年”。
彼时,“全国36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328个陆地辐射监测点,此外,在核电站和各类核反应堆周围还设置了28个国家重点监管的核环境安全预警站点……构成了中国核辐射预警网络的雏形”。
2007年出台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里,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分为了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四个级别。
同时其中对基本仪器设备配置给予了详细的说明:基本仪器设备是保障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土壤、空气、水体、生物样品、陆地、口岸、海洋、电磁等 项目的环境质量监测)、核设施和辐射源监督性监测(包括各类核设施、 铀矿冶、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电磁辐射设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伴生放射性矿等)、日常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的基础条件。
三、监测结果民众可随时查看
目前,我国民众可以实时查到这些站点的环境辐射数值。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的网站“蔚蓝地图”中可以查看辐射监测地图。
“地图上呈现的是部分国内监测站点的数据,源自生态环境部布设监测站点所公开的连续监测数据;国际数据则来自国际方面的发布。”马军介绍称,我国的辐射监测对象包括环境γ辐射剂量率、空气、水体、土壤、环境电磁辐射等等,这些数据除了进行地图式的实时呈现,还会出具成年度报告等。
从上述辐射监测地图中可以看到,全球目前有两处“乌红点”(>3000nGy/h、nSv/h),一个在切尔诺贝利,另一个就在福岛。另外,据仪器信息网统计, “核辐射”、“辐射”、“海水”等关键词的搜索量分别环比增加4550.00%、360.00%、162.50%。预计,随着相关事态的发展,核辐射检测热度会持续提升。
2023-8-28 |